问题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释义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指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一定范围内的通用药品,并对其价格进行控制,以确保患者有足够且可以负担得起的基本药物可供选择。目前,我国共有685种基本药物,占据了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所需药品总数的70%以上。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于2009年,在医改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举旨在缓解由于高昂药价导致的医疗费用过高问题,改善现有医疗资源不均等问题,保障患者合理用药的权益,同时也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根据大众用药需求、药品质量安全和医药经济可行性等多个因素综合考量而制定。同时,国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目录内容进行定期调整更新,以适应新的药品市场和医疗需求变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是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促进药品价格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使用率。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由于高昂药价导致的医改问题、消除地域之间医疗服务差距、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中重要药物资源的保障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维护患者用药权益、降低医疗费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品市场监管和定价机制不断完善以及各类参与方的合理利益分配等问题,为制度的长期稳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药品定价应当根据其质量、安全性、疗效和社会效益确定。药品定价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合理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