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举报网络贩卖个人信息? |
释义 | 如果卖家泄露个人信息,可以拨打110举报,涉嫌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举报,不构成犯罪可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举报。相关法律依据包括《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泄露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刑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罚金处罚。 法律分析 被卖家泄露个人信息可以拨打110举报。如果涉嫌犯罪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举报;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部门举报。法律依据:被卖家泄露个人信息可以拨打110举报。如果涉嫌犯罪的,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举报;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部门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如何保护隐私? 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保护隐私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避免随意在网上公开个人资料。其次,加强密码安全,使用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此外,定期检查隐私设置,确保个人信息只对可信的人可见。另外,警惕网络诈骗,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陌生软件。同时,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如加密的Wi-Fi网络,以防止信息被窃听。最重要的是保持警惕,及时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结语 保护个人信息,维护隐私权,是网络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谨慎处理个人信息、加强密码安全、定期检查隐私设置、警惕网络诈骗、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等措施都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有效方法。同时,发现个人信息泄露迹象时,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