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供证据的各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陷阱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提供证据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和陷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证据的真实性:提供虚假证据、篡改证据等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妨害公正,产生法律后果。 2. 证据收集的方式:例如非法监听、搜查等方式收集的证据,可能被排除证据,影响案件结果。 3. 证据的保全:证据遗失、毁损等情况会影响证据的效力,甚至导致无法使用。 4. 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证人可能存在谎称事实、遗漏重要事实等行为,降低证言的可信度。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证据必须是真实、合法和足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证据、伪造证据或者以其他方法妨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审查案件、查证案件或者作出决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要求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处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全证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第十四条规定:证人所作证言应当真实,证言应当包括证人直接知道的事实和根据他人陈述、记录等知道的情况。证人有隐瞒、谎称事实等行为的,影响证言的证明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