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超过多少属于违法?
释义
    个人放贷受民法和民法典约束,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约定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法院支持出借人要求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超过36%的,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法院支持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部分利息。
    法律分析
    个人放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民间借贷规定》第四百八十四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拓展延伸
    什么情况下超过法定限制属于违法行为?
    超过法定限制属于违法行为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个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的行为超过法律所规定的限制时,即属于违法行为。例如,在商业领域,如果某个企业超过了法定的市场份额限制,或者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产品的功效,都属于违法行为。其次,对于个人行为而言,如果某人超过法律规定的速度限制驾驶车辆或者在公共场所吸烟等行为,都可被视为违法行为。此外,对于金融领域,如果个人或机构超过法定的利率限制进行放贷,也属于违法行为。总之,超过法定限制属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判断和解释。
    结语
    个人放贷作为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根据《民间借贷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如果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可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法院将予以支持。如果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可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法院也将予以支持。超过法定限制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判断和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