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执行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释义 | 民诉法将申请执行期限延长为2年,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最新规定将执行期限延期2年,恰当的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一、什么情况下申请强制执行已过时效 强制执行已过时效能申请。强制执行超过2年,申请执行,对方无异议,可以申请执行,对方有异议,法院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二、法律上终止和中止有何区别 法律上中止与终止的区别是以下三点: 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 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 三、申请强制执行后多久立案立案多久分派执行官 申请强制执行后没有规定多久立案。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执行员可以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后就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