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上诉状的法律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上诉状是不服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向上级法院提出的诉讼文书。反驳法应用于写作,要针对性、说明性和逻辑性,指出不服之处。同时,摆出客观事实和证据,正确引用法律条款进行据理论证。 法律分析 民事上诉状是指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请求重新审理案件而提出的诉讼文书。民事上诉状应主要采用反驳法进行写作,反驳应讲究针对性,说明性和逻辑性,要指出上诉人对原裁判的不服之处。同时需要针对反驳的论点摆出客观事实和证据,摆出正确引用的法律条款,进行据理论证。 拓展延伸 民事上诉状的要素和递交程序 民事上诉状是指当事人在不满一审判决结果时,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的书面申请。其要素包括上诉请求、上诉理由、证据、法律依据等。上诉请求是申请人对原判决不满的具体要求,上诉理由是申请人对原判决错误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辩护和说明。递交程序一般包括编写上诉状、签署、盖章、递交上级法院,并按照法院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送达。申请人应注意时间限制和递交要求,确保上诉状的合法有效性。在递交程序中,申请人可以选择委托律师代理或自行提起上诉。上诉状的要素和递交程序是保障申请人享有上诉权利的重要环节。 结语 民事上诉状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的书面申请。上诉状应包括上诉请求、上诉理由、证据和法律依据等要素。上诉请求明确表达对原判决不满的具体要求,上诉理由则辩护和说明原判决错误的事实和法律适用。递交程序包括编写、签署、盖章、递交上级法院,并遵守法院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送达。申请人应确保上诉状的合法有效性,注意时间限制和递交要求。委托律师代理或自行提起上诉是申请人的选择。上诉状的要素和递交程序是保障申请人上诉权利的重要环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二)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 (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