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税法构成要素有哪些
释义
    税法构成要素有:
    (1)税收主体。税收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权利义务的承担者。税收的一方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税收管理权的各级征税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税收的另一方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和依法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义务人。
    (2)征税对象和税目。征税对象也称课税客体,是指税法确定的产生纳税义务的物或者行为,是引起税法权利义务产生的根据。税法必须对每一种税的征税客体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象范围的具体体现。
    (3)税率。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纳税人的课税客体数额与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是法定的计算税额的尺度。税法规定的税率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商品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一种税具体确定在哪个或哪几个环节进行征税,关系到税制结构和税负平衡问题,税法对此加以明确规定。
    (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税法明确规定每种税的纳税期限,纳税人按照纳税期限缴纳税款,可以保证税收的稳定性和及时性。纳税人不按期履行纳税义务的,应当受到加收滞纳金等处罚。
    (6)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场所。税法明确规定纳税地点,不仅可以避免对统一应税收人、应税行为重复征税或漏征税款,还可以保证各地方财政能够按照明确的地域范围取得收人。
    (7)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指国家为了体现鼓励和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采取的激励和照顾措施。如减税、免税、退税、投资低税、快速折旧、亏损结转抵补、延期纳税等。
    (8)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和征税工作人员违反税法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对纳税人和征税工作人员违反税法行为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如罚款、追缴税款、追缴滞纳金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