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置纠纷的过程需要几步 |
释义 | 民事纠纷调解程序如下: 1、需要发生民事纠纷的双方,其中一方主动向另一方请求进行民事纠纷调解解决,并且得到双方的认可,进行调解解决民事纠纷; 2、发生民事纠纷后,双方最好要及时迅速查明发生纠纷的原因因素以及发生民事纠纷争议的焦点,及时地发现民事纠纷的性质问题,双方的是非对错,并且进行研究分析双方的责任义务; 3、双方都接受进行调解解决民事纠纷后,在完成各项原因分析调查的前提下,双方可以约在一起,在第三方的主导下,双方充分说明实际情况和各种道理,耐心地听取他人的看法和要求,消除疑问顾虑,达成调解共识后,在双发签订调解协议条例后,便完成了民事纠纷调解程序。 一、检察院审查起诉的过程 (1)、审查受理侦查机关移送的审查起诉的案件 (2)、如果证据或其他材料不足的要求补充材料或者补充侦查 (3)、对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的期限,计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 审查的案件,根据不同情形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二、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案件后,可能的两种结果 1、是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是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民事纠纷起诉过程有: 1、由原告准备好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资料(如果被告是单位的,则应该提供工商登记信息、组织机构代码证)、诉状和相应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庭进行立案。其中的诉状和证据材料应该向法院提交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2、法院决定受理后,按法院通知交纳案件受理费。 3、根据法院安排生产进行开庭审理并调解或判决。 4、调解或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在规章的时间内归还借款的,原告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劳动争议处置方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