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我们都知道执行通知书是人民法院执行法律文书之一。执行通知书只是法院要告诉你们他们要开始执行了,如果家里有财产他们肯定会强制执行的,如果没有财产,法院也没有办法。一、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公告送达可行吗执行通知书属于法院下发的法律文书之一,在法院下发后需要将其送达出去,有些原告觉得被告难以联系,就会要求法院方面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来运送执行通知书。二、执行通知书的送达技巧执行实践中,法院执行人员往往只有在确认确实依法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的情况下,才敢采取强制措施。通常用挂号信邮寄甚至公告送达执行通知书,限定履行期限,这实际上已告知了被执行人强制执行的时间,客观上直接督促其正好外出打工,方便被执行人转移财产,规避执行,增加了执行风险,容易被被执行人钻法律的空子,人为地加大了执行难度。执行通知书的尽量采取直接送达,好处在于执行人员通过直接送达能够熟悉路线、确定被执行人的住所、确认被执行人本人,一旦申请人提供线索,执行人员能够迅速及时的赶往现场,了解被执行人及案件的真实情况,利用直接送达在现场进行法律宣传,向被执行人讲明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和要承担的责任,如果在现场发现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的还可以及时做出处理,以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案件的及早执结。不仅如此,法院开警车直接送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被执行人一定的威慑,见警车送达,周围群众对被执行人的评价也会降低,这些都能促使被执行人及早履行。法律规定送达执行通知书是必经程序,却没规定履行期限的时限,执行人员在直接送达时,根据案件情况,对标的小或被执行人明显有履行能力的案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即时履行。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