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房产证下来怎么过户
释义
    一、直接添加 在婚姻存续期间添加配偶姓名可以直接添加。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算是房产证上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算是两人的共同财产。 因此在婚姻期间,这类情况如需办理房产证增名手续,只需携带结婚证、房屋两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房产交易中心“变更登记”窗口办理即可。 非婚姻存续期间:非婚期间房产证更名,不能直接添加配偶名字,只能以赠与的方式更名。 二、赠与 赠与范畴包括非婚姻存续期间和亲戚朋友。 即房产证上加子女、父母等亲属或朋友均可以赠与方式进行。 有房有贷。一般房子贷款没有还清是不能更名的,若要更名有两种途径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前还清贷款,然后再进行更名。二是向银行申请,要求变更《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和抵押人,获得银行批准后再到房管局办理相关更名手续。 有房无贷,视做赠与。双方需要签订一份赠与合同,且赠与合同必须办理公证手续,公证费一般是赠与房屋价值的1,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契税等费用(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免征营业税)。该办理方式不仅适用于夫妻之间, 赠与手续:受赠房屋需提交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和契证,到相关部门办理正式的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后,这种赠与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具体步骤如下: 1.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关于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 2.受赠人凭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交纳契税,领取契证。 3.办理公证。 4.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由受赠人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1)申请书(窗口提供)。(2)原房地产产权证。(3)相关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簿。(4)赠与书及公证书。(5)契税收据。 5.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交付″以办理完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为准。 6.在办理房屋赠与手续时,赠与人与受赠人应签订书面赠与合同,并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但如果赠与人为了逃避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而将自己的房屋赠与他人时,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的,则该赠予行为无效。 非直系亲属间赠与还需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一)、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所需税费: 1、交易手续费:住宅2.5元平米非住宅5.5元平米 2、交易印花税:住宅0非住宅0.05 3、土地收益金:划拨土地缴纳 4、契税:4 5、房屋登记费:住宅80元套非住宅550元套 6、证照印花税:5元本 7、工本费:10元本 8、个人所得税:①查账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房产原值-税金-合理费用)×20②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1 9、营业税:直系亲属间赠与房产,免征营业税。 (二)、非直系亲属赠与税费 除上述外,非直系亲属还需缴纳营业税: 不足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赠与的, 营业税评估值-购买房屋价款 超过五年(含5年)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 三、买卖 除赠与外,房产证更名也可以以二手房买卖方式进行。 1、二手房过户营业税及附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对外销售个人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的,全额征收营业税 ②对外销售个人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③对外销售个人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2、看房屋类型是否为住宅,住宅和非住宅税费分别如下: ①交易手续费:住宅5元m2,非住宅11元m2。买方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交易手续费减半征收。首次购房指所有家庭成员。 ②交易印花税:住宅无,非住宅为总价0.05。按正常交易成交价格计征。 ③房屋登记费:住宅80元套,非住宅550元件。 3、土地收益金:使用类型为划拨的需要收取相应的土地收益金。 土地收益金:按地段等级收费标准×土地分摊面积 4、契税:2008年11月1日起,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的(别墅类和联体别墅住房除外)契税税率为3,个人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为1.5。而对于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个人出售家庭唯一住房,重新购置住房的,原有住房已纳契税在重新购房应纳契税税额中抵减。 5、个人所得税,分为两种方式: ①查账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房产原值-税金-合理费用)×20 ②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为:评估价格×1 转让个人自用2年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6、土地登记费:33元套 7、交易评估费:评估价×0.3 8、测绘费:建筑面积×1.36 9、如果请了中介,还需要交中介费:正常交易价格的2 赠与手续要复杂,费用比交易费用要高。建议市民将房子转给亲人时,选择交易过户手续,这种方式比较简单,费用也较少(赠与手续契税为4,而交易过户契税仅1或1.5)。 另外,还有一些房产是不能办理赠与的,因此直接办理交易过户是最佳方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9: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