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欺诈? |
释义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的。 如果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的过程中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并且开发商是故意或明知的,购房者可以以开发商作出欺诈行为为由而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要求其双倍赔付。 商品房买卖过程中若是存在欺诈的行为,其实常见的都是开发商对购房者有欺诈,此时要是属于法定的欺诈情形,也就是符合《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第九条当中规定的情形之一,那么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时要求开发商退还双倍的反馈。而在不存在法定欺诈情形的时候,一般只能要求解除购房合同,赔偿损失。 一、开发商欺诈行为有哪些 1、在销售现房的时候,如果开发商把伪劣的房屋当做优质的房屋销售就属于欺诈行为。 2、开发商用合格的房屋当做优质工程从中骗取优质工程加价。 3、在销售房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房屋不能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 4、虚标清盘价、最低价等欺诈的价格销售房屋。 5、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冒充其他开发商的名义进行销售的。 6、采取了聘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式的销售诱导。 7、采用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大众媒体对自身的商品房做了无法实现的虚假宣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