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犯法嘛 |
释义 | 未成年骂人不构成犯罪,但需考虑年龄、内容、场合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侵权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未满16周岁侵权不犯罪,需家长教育;16-18周岁首次侵权不处理,再次骂人治安处罚可减轻。公然侮辱或诽谤构成犯罪,未满16周岁不承担刑责,16-18周岁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未成年骂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构成犯罪的,但是也看其具体的年龄,辱骂的内容及场合,还要看其是否侵犯到他人的名誉权,是否是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如果骂人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侵权,则需要给被侵权的人进行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如果骂人的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即时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也不构成犯罪,但需要由家长进行教育;如果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第一次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不做处理,第二次骂人,要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但是可以减轻治安管理处罚; (3)未成年人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对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的法律责任的界定涉及多个因素。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未成年人通常被视为具有有限的法律责任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未成年人可能会面临民事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刑事责任的界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国家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心智发展程度以及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其刑事责任。此外,一些国家也会采取特殊的法律程序和对待方式,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促进其改造。总体而言,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的法律责任界定是一个复杂而综合考量的问题。 结语 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的法律责任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未成年人的年龄、辱骂内容及场合以及侵犯他人权益的程度都需要考虑。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需要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即使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一般不构成犯罪,但需要家长进行教育。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一次骂人不做处理,第二次则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但可以减轻处罚。对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辱骂他人的法律责任界定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九十五条 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三章 人身和人格权益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根据女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生理卫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护教育,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其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保障女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应当建立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性侵害、性骚扰的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女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通知受害未成年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女学生,学校、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保护其隐私和个人信息,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