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兵役登记有什么用,和应征报名有什么区别
释义
    兵役登记是适龄男性公民的义务,旨在让国家了解兵员潜力和应对紧急状况。应征报名入伍是选择当兵的行为,有义务兵和士官两种。兵役登记针对适龄男青年,而应征报名有一定的强制性。登记不一定当兵,但当兵必须登记。兵役登记对象是18至22周岁的男性公民,时间为8月15日至9月15日。参加兵役登记需要提供相关证件,未参加登记的需办理补办手续。
    法律分析
    兵役登记有什么用,和应征报名有什么区别
    兵役登记的作用
    兵役登记是适龄青年的普遍性登记,凡有服兵役义务的青年都应当登记,是一种情况的调查。进行兵役登记,就能够更好的让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国家适龄青年的具体情况,以便国家掌握兵员潜力、应对可能的紧急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应征的,也可进行登记报名。
    参加兵役登记是法律赋予每个适龄男性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带有一定强制性。无论参不参军,适龄男性公民都应按时进行登记或核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兵役登记只针对适龄男青年。
    兵役登记和应征报名的区别
    兵役登记就是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
    应征报名入伍就是当兵,有义务兵和士官两种,后者仅限部队士官岗位需要专业的统招全日制大学毕业生。
    因为现在国家实行的是登记不一定当兵,但是当兵一定要登记。所有会有应征报名信息的登记。还有国家虽然规定了每个公民满18岁都有义务参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去的,有些地方想当兵都得花几万。
    兵役登记的对象和范围是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年龄在18至22周岁的男性公民。适龄公民的兵役登记的时间为每年的8月15日至9月15日。
    初次参加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应根据兵役登记通告的要求,凭《兵役登记通知书》、学历证书、身份证、户口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通知书指定的地点参加兵役登记,接受兵役机关组织的身体目测、初审和年龄、文化初核;已参加过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每年应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设立的兵役登记站依法参加复审;适龄公民兵役登记后,因就学、就业、户籍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到乡镇、街道武装部办理兵役登记转移手续;适龄公民因其它原因未能参加兵役登记的,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机关办理补办手续。
    结语
    兵役登记是适龄青年的普遍性登记,通过登记,国家能够了解和掌握适龄青年的具体情况,以便应对可能的紧急状况。兵役登记的对象是年满18至22周岁的男性公民,而应征报名则是选择参军的自愿行为。兵役登记是每个适龄男性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无论是否参军,都应按时进行登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兵役登记的时间是每年的8月15日至9月15日,适龄公民需要凭相关证件到指定地点参加登记。若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登记,需要及时办理补办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六条 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服兵役。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7: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