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支付令是民事执行根据吗 |
释义 |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支付令是民事执行的根据。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纠纷怎么强制执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可以要求强制执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民事案件应当在何时申请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民事案件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六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八条,当事人申请执行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且该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所附的条件已经成就或者所附的期限已经届满;(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3)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权利义务主体明确;(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给付内容且给付内容具体明确;(5)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6)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 (1)从执行主体看,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为人民法院;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行政机关。这与民事强制执行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不同。(2)从执行依据看,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是行政处理决定,即使在由司法机关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其执行依据也是行政处理决定。而民事强制执行的依据是已经生效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的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法律文书。(3)从执行对象看,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和人身。而民事强制的对象仅限于物。(4)从执行结果看,行政强制执行不存在执行和解,只能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民事强制执行则可以执行和解。 警方受理民事纠纷吗 不受理。如果发生了民事纠纷去警察局报案是没有用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但是解决民事纠纷最好的方法还是相互协商处理,也可以请社会机构对纠纷进行调解。 该内容由 顾超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