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异地传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释义
    异地传唤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可传唤犯罪嫌疑人到所在市、县内指定地点或住处讯问,需持证件与协作公安机关联络。传唤违反治安者需批准,使用传唤证,异地传唤由办案民警持证件与协作公安联系,在指定地点进行,不超过24小时。
    法律分析
    异地传唤的相关规定是,公安机关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他的住处进行讯问。异地执行传唤、拘传,执行人员应当持传唤证、拘传证、办案协作函件和工作证件,与协作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传唤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需要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且异地传唤应当由办案民警持传唤证、办案协作函件和人民警察证,与协作地公安联系,在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或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不得超过24小时。
    拓展延伸
    异地传唤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异地传唤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根据需要将被告或证人从其居住地传唤到案件审理地的行为。异地传唤的程序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异地传唤需要经过法院的批准,通常由检察机关或辩护人提出申请;其次,异地传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如证人的证言对案件有重要价值,被告在案件中起关键作用等;再次,异地传唤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传唤通知的发出、传唤对象的权利保障等;最后,异地传唤还需要履行一定的要求,如承担交通费用、提供食宿等。总之,异地传唤的程序和要求旨在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证据的充分调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异地传唤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措施,旨在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证据的充分调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传唤犯罪嫌疑人时应遵循一系列程序和要求,如持有效证件、与协作地公安机关联络等。异地传唤的实施时间应不超过24小时,并应在传唤对象的住处或者指定地点进行。这一措施的应用需要经过法院批准,且应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异地传唤的目的是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证据的完整性,为公正司法提供保障。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三百四十六条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传唤、拘传、拘留、逮捕,开展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冻结、讯问等侦查活动,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办案协作请求,并在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下进行,或者委托当地公安机关代为执行。
    开展查询、询问、辨认等侦查活动或者送达法律文书的,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办案协作请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报。
    第三百四十七条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助的,办案地公安机关应当制作办案协作函件,连同有关法律文书和人民警察证复印件一并提供给协作地公安机关。必要时,可以将前述法律手续传真或者通过公安机关有关信息系统传输至协作地公安机关。
    请求协助执行传唤、拘传、拘留、逮捕的,应当提供传唤证、拘传证、拘留证、逮捕证;请求协助开展搜查、查封、扣押、查询、冻结等侦查活动的,应当提供搜查证、查封决定书、扣押决定书、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请求协助开展勘验、检查、讯问、询问等侦查活动的,应当提供立案决定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