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贷款说银行卡号码错了,要发身份证正反面,自带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 |
释义 | 法律分析:不能拿你身份证照片去贷款。现在网贷只有身份证照片不能贷款。现在网络贷款,网上贷款需要你的真实姓名认证的电话号码,手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才能贷款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刚刚在一个平台进行了网贷,然后银行卡错误了,客服叫我把身份证正反面和银行卡正反面还有手持身份证照片都发给了他 网贷app骗钱报警追回的可以要回。发现被骗后可以去当地派出所备案,不过还要看有没有其他人员报案,如果仅仅是自己报案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网警直接通过电话报警,第一时间可以把对方账户冻结,如果处理及时,可能可以追回。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我的贷款是2万张银行卡,但我不知道,然后显示资金冻结,说改变银行卡号码,解除信用风险,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30%的卡金可以解除,是真的吗? 法律分析:网上贷款银行卡填写错了,需要立即联系贷款平台修改银行卡信息,如果已经放款,那么,最好找放款银行冻结资金,然后申请平台垫付解冻资金。一般情况下,银行或支付平台转账系统只有在银行卡信息,包括户名、银行卡号等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转账成功,否则钱会原路返回,转账失败。法律依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五条 贷款人应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制订贷款管理制度及每一贷款品种的操作规程,明确相应贷款对象和范围,实施差别风险管理,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我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手持身份证照片被网贷app骗走了。我怎么能不让他们用呢? 被网贷app骗了钱一般不能要回。发现被骗后可以去当地派出所备案,不过还要看有没有其他人员报案,如果仅仅是自己报案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网警直接通过电话报警,第一时间可以把对方账户冻结,如果处理及时,可能可以追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身份证照片能贷款吗 如果要去正规银行是不能贷到款的,这还需要资料所有人的授权才行,但是现在有一些民间借贷公司有不规范的操作,只需要贷款人通过网络传送身份资料即可,这个是非常要注意的,所以请您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因为这些贷款者一般会通过不正当渠道来获取你的所有信息,进而把你的个人信息打包贩卖给骗子公司,给骗子公司提供了许多不利于我们自身的个人信息。对此您千万不让把您的身份证照片随便传给他人,也不要将存有身份证照片的手机和电脑等借给不熟悉的人使用或者保管。 网上贷款发放身份证正反面和手持身份证有害吗? 法律分析:把身份证正反面照、本人手持身份证照和正面照给别人有一定的风险,但谈不上有什么危害。因为这种情况相当于把身份证上的信息以及个人人像信息透露给他人,这两种信息虽然也是个人隐私,但在日常生活并非很难获取的资料。除此之外,现在办理一般的业务或者达成经济交易,只有身份证照片和本人持身份证照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本人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信息资料,也就是说题中描述的情况虽然也算是泄露了个人信息,但不足以完成实际的破坏行动,因此危害并不大。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