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法典》规定,父母需抚养子女至18岁,但若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父母仍有抚养义务。成年人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独立行为。根据新法规,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抚养费。同样,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赡养费。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父母需要抚养子女到18岁即可。但是如果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父母还是应当对其有抚养义务。年满18周岁的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拓展延伸 孩子的法定抚养年限是多久? 孩子的法定抚养年限是根据不同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而异。在许多司法管辖区,法定抚养年限通常从孩子出生开始,直到其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例如,在一些国家,法定抚养年限可能是18岁,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是21岁。此外,如果孩子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额外的抚养,例如因残疾或继续接受教育,法定抚养年限可能会延长。需要注意的是,抚养年限可能会受到法院判决或双方父母的协议的影响。因此,具体的法定抚养年限应根据当地法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结语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抚养义务是双向的。父母应当对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承担抚养责任,而成年子女则有义务赡养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法律的规定保障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照顾,维护了家庭团结和社会和谐。具体的抚养年限应根据当地法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