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阴阳合同应当怎么处理 |
释义 | 阴阳合同一般是为了避税等目的而签订的合同,属于违法行为,该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的合同。并且其行为危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当由相关行政部门对此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合同的当事人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一、签订阴阳合同有哪些法律后果 签订阴阳合同,阳合同因意思表示虚假而无效;阴合同的效力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如何对“阴阳合同”进行认定 阴阳合同可以在下列情况下认定,无效的为阴阳合同: 1、对差价以装修名义且差价较小的,一般认定合同有效; 2、对差价过大,一般认定无效; 3、对于买方不想买而主张卖方避税,或签订现金后只想在现售合同上低价买入,一般认定合同有效但转让价格条款无效。 4、其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假借订立合同,恶意协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或有其他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什么是符合合同效力的阴阳合同 阴阳合同效力认定的方法如下: 1、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法律效力; 2、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3、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四条对当事人利用合同实施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市场监督管理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监督处理。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