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产假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哺乳时间,这被称为哺乳假,视为工作时间。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应延续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常发放。如果在哺乳期将女员工辞退且不给予补偿,女职工有权提起劳动仲裁,仲裁流程包括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受理或不受理决定、开庭审理通知等。 法律分析 女方产假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作日内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哺乳时间,这个叫做哺乳假,其视作工作时间。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工资照发。 如果在哺乳期将女员工辞退并且不给补偿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提起仲裁,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申请仲裁,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3、作出受理决定的,在开庭审理之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2023年新政策:哺乳期工作时间调整方案 2023年新政策:哺乳期工作时间调整方案,旨在保障妇女在哺乳期间的权益。根据该方案,雇主将为哺乳期女性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以便她们能够充分履行母亲的责任。具体而言,哺乳期女性员工将享有每天两次的喂奶时间,每次30分钟,这样她们可以在工作时间内给宝宝喂奶。此举不仅有助于保障婴儿的营养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新政策将为哺乳期女性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实现性别平等。 结语 新政策的出台,为哺乳期女性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她们在母亲责任上的权益。根据调整方案,雇主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每天提供两次30分钟的哺乳时间,使员工能够在工作期间给宝宝喂奶。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促进了母婴健康。此举进一步推动了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实现了性别平等。对于违反此政策并辞退女员工不给补偿的情况,女职工有权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规定,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