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虚拟币能否认定为犯罪资金 虚拟货币可以被认定为犯罪资金。在2018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最高检第十批指导性案例,虚拟币一词被多次提及。利用虚拟币进行的犯罪属涉众型犯罪。虽然虚拟币并未明确纳入法律规定的范畴,但是根据法律相关规定,运用虚拟币从事的活动属于触犯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该项法律规定对其进行定罪量刑。比如打着互联网金融、 股权 众筹 等幌子,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通过发行虚拟货币非法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本质上是行为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向不特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建立资金池的行为,构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根据《 刑法 》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按照该条对犯罪人进行量刑。 该例子就是典型的虚拟货币犯罪形式。虽然募集的是虚拟货币,但是实践中募集的虚拟货币均是在市场流通性较强、变现便捷的虚拟货币品种。因此,司法实务中也可以将其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而且相关的案例也肯定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财产的属性。因此,虚拟货币就应当被认定为犯罪资金。 二 、虚拟币的含义 虚拟货币分为加密与非加密两种,一般是指数字加密虚拟货币,是一种点对点交易形式的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依据计算机运算一组方程式开源代码,通过计算机的大量运算处理产生,实施点对点交易的数字货币。其总数量有限,具有极强的数量稀缺性,因此,被形象地比喻成“挖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虚拟货币能否认定为犯罪资金的相关 法律知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在符合特定的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虚拟货币也可以认定为犯罪资金。并且可以根据该金额对犯罪行为进行量刑。希望以上内容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请在线咨询律师。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