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辞职后可以拿工资吗 |
释义 | 辞职后不可以领取失业金。可以依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依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应具备下列条件: 1、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已经按照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用满1年的; 2、出于非本人意愿原因中断就业的; 3、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而辞职属于本人主动中断就业的行为,不符合以上条件,不可以领取失业金。 一、什么是失业补助金? 失业金对应的就是我们缴纳五险时,其中包含的失业保险,如果想要领取到失业金需要满足以下三点条件: 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 三是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满足以上三条的失业人员可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而申请失业补助金的条件相对来说就宽松很多,只要之前缴纳过失业保险,即使是主动辞职也可以领取,而且从今年3月到12月,申领人最多可以申领到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失业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