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证的法律效力如何
释义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一、设立公证机构的审批机构是什么
    设立公证机构的审批机构是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公证机构的业务范围是:
    1、证明法律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行为;
    2、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3、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4、赋予债权文书以强制执行效力;
    5、保全证据;
    6、提存。
    二、有抵押权的财产可以执行吗
    有抵押权的财产可以执行。我国现行法律对强制执行公证的要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37条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