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就业风险与责任 |
释义 | 未满十八岁的员工在承担责任方面存在限制,单位可雇佣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但需遵守相关规定,不得从事特定劳动。单位还需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招用16周岁未成年人从事劳动属于违法行为,非法使用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情节严重者将吊销营业执照并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用未满十八岁的员工会承担责任视以下情况而定: 1、单位可以招用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但是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单位还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否则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是招用童工性质,属于违法行为。非法使用童工的,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罚款5000元。情况严重,涉嫌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就业保护与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就业保护与法律责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在未成年人就业过程中,他们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相关法律和政策应当得到充分执行和落实。未成年人就业保护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他们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雇主和雇佣单位也应当承担起法律责任,确保未成年人在工作环境中不受到歧视、虐待或剥削。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雇主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公平的就业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成年人就业保护与法律责任将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落地,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保护未成年人就业权益,实施法律责任至关重要。为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相关法律和政策应得到充分执行。雇主和雇佣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杜绝歧视、虐待和剥削。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雇主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共同营造安全、公平的就业环境。全社会的努力将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法律依据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