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三胎补贴怎么申请? |
释义 | 一、生三胎国家补助多少钱 目前,配套扶持具体细节尚未明确。 在韩国,生育有现金补贴,以后中国发现金补贴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直接给三胎家庭发现金的可能性不大,国家更有可能在教育开支、住房和休假方面提供支持。 近年来,中国出生率越来越低,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生三胎国家补助多少钱 二、生三胎需要注意的事项 1、经济因素 生孩子不仅仅是生的时候花钱,养育孩子的支出才是大头。给一口饭吃就可以养大的思想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如果家庭经济不够宽裕,生得越多,生活质量越容易下降,养育孩子的压力也增大。 2、精力因素 带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别说带3个了。一旦遇上几个孩子同时生病,照顾起来更是身心疲惫。如果恰巧是全职妈妈一个人带,无法想象该有多辛苦。因此,如果没人帮忙带,不建议你要三胎。 3、身体因素 目前,女性生育年龄在提高,生二胎的高龄产妇不在少数,更别说生三胎了。高龄产妇身体素质相对来说较差,生育风险更大。女性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有合理评估,不然可以做个详细的身体检查,咨询医生的建议。 4、孩子的接受度 生头胎之后,大宝是全家的掌心宝;生了二胎后,家人会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照顾二宝身上,大宝难免会被忽视。如果再生三胎,又会把精力转移到小宝身上,这样大宝二宝又会被“忽视”,这样对于宝宝的情感发育也是有影响的。自从我国决定放开三胎政策以后,大家对于这一消息的关注也是非常多的,不少家庭都养育了一个孩子,有些家庭养育了两个孩子,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不少家庭觉得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变大,自己的压力也变大了,自从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那么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来了,生育三胎会不会有补贴或者是奖励,下面就跟随见闻坊一起来了解一下三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2021,2021年生三胎有什么补贴政策,2021年生三胎有奖励吗。 【】 三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2021 有关三胎补助政策目前相关部门并未发布,只是在5月31日审议优化生育政策文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中配套支持措施如下: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一:实施奖励优惠 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二:完善生育制度 完善生育休假及保险制度。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单位不缴生育险须掏生育费。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三:帮扶保障 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四:保障女性合法权益 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措施。 三孩政策全面放开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 三孩政策全面放开时间目前还未定下来,5月31日只是审议优化生育政策文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审议和通过是不一样的,审议是指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而通过之后才会开始落实,并注明具体实施时间。 国家开始审议放开三孩文件就意味着三胎全面开放时间离大家越来越近,有可能是今年年底,也有可能是2022年年初,最晚在十四五期间就会实施。有计划生三胎的可以做准备了,因为毕竟怀胎10月,说不定当小孩快要出生时,政策就实施了,生三胎就不会再罚款了。 2021年三胎政策是否补助? 2021年三胎政策来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在5月31日出台非常重大的计划生育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意味着生三胎的家庭会有补助。 但是还没有正式发布具体补助内容。对于生育津贴政策目前也还未发布,想必应该在制定中了,根据一胎、二胎生育报销标准,生三胎应该也可以获得以下补贴: 1.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一般规定是产假休完后即可办理生育津贴的申领,截止时间是所有产假期满后3个月,注意因为社保是分地区统筹的,所以不同的地区,规定也会不同。三胎生育津贴发放标准和一胎一样均为六个月,只要当事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报销标准都一样。 2.生育医疗费 生育医疗费即生育就医的医疗费用,包括有生育产生的费用和计划生育的费用。其中生育生产的费用包括有住院费、医疗费等等,计划生育的费用包括结扎、复通手术等医疗费用。各地都会按照当地标准要求,给予一定的报销补贴。 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用 顺产和流产按年度月平均工资×25%的标准进行补助,难产和多胞胎按年度月平均工资×50%的标准进行补助。 4.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生了二胎之后,独生子女相关补贴就无法进行领取了。同时虽然国家现在正在进行全面开放三胎政策相关计划,但计划生育依旧是不变的策略,对于多生超生的农户家庭无法享受补贴政策。 2021年三胎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如果符合生育保险待遇领取的条件生三胎,可以全额领取生育津贴、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产假期间的待遇和一胎、二胎完全一样。打算生三胎,怀孕前要先办理再生育申请,通过审批后就能凭《生育服务证》生三胎了(*《生育服务证》就是过去的“准生证”)。 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三胎?卫计委最新回应! 1.原因一:生育妇女规模减少 “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2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2.原因二:群众生育意愿降低 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3.原因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受疫情影响,年轻群体就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的具体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每月支付的工资÷30(天)×产假天数。一般规则是您可以在产假后申请产假津贴。截止日期为所有产假结束后的3个月。请注意,由于社会保险是按地区协调的,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三孩生育津贴与一孩六个月相同。只要当事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证的费用就可以报销,报销标准相同。2、生育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是指生育医疗的医疗费用,包括生育费用和计划生育费用。其中,分娩费用包括住院、医疗费用等,计划生育费用包括结扎、再通等医疗费用。各地将按照当地标准给予一定的报销补贴。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正常分娩、人工流产按年平均月工资×25%补贴,难产、多胎按年平均月工资×50%补贴。4、一次性补贴一、二级医院每人一次性补助300元。需要注意的是,生完二胎后,就不能领取独生子女补贴了。同时,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三孩政策,但计划生育还是老样子,农村多胞胎家庭没有补贴政策。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九条国务院编制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第二十三条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国家鼓励保险公司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