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集体合同和协议有什么区别
释义
    1、集体合同由谁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是员工和使用者:
    (1)员工是集体合同的主体,其共同要求代表利益的工会和员工代表与使用者协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员工代表和工会是劳动者的代表,代表劳动者和使用者进行协商,实际主体是劳动者,与劳动合同不同的是,集体合同是所有劳动者成立的一方。
    (二)使用者也是集体合同的主体之一。
    二、集体合同成立流程是什么?集体合同成立流程是指集体合同从协议到合同成立生效的过程。
    (一)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一般情况下,各企业应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起草组,主持起草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起草组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几个人,工会和企业行政代表各一人为主席或组长和副主席或副组长。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应当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
    (二)审议: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时。由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就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及涉及的主要内容作说明,然后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协议草案文本进行讨论。作出审议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规定,双方协商代表协商的集体合同草案和特别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员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讨论。员工代表大会和全体员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和特别集体合同草案,必须有
    2、3以上的员工代表和员工出席,并且必须得到全体员工代表的一半以上或全体员工的一半以上的同意,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和特别集体合同草案。
    (三)签字: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员工大会和员工代表大会审议后,由双方最高代表签字或盖章。
    (四)登记备案:集体台同签订后,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负有审查责任,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和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可以返回企业修改集体合同。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意见。集体合同印发生法律效力,企业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均应切实履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六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