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
释义 |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对公共行政环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将公共行政环境分为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和具体公共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有形的、无形的;有自然界的、社会界的。就整体而言,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一、环保局办环评证怎么办 环保局办环评证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与受理。按照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采取法定形式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审批大厅受理建设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材料,并进行核验,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处理; 2、项目审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由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机构应在30个工作日内提交评估报告; 3、项目批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根据审查和评估结论提出审批建议,经相关司会签后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专题会和局务会审议,经审议通过后办理批件; 4、听证与信息公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政府网站公布受理的建设项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准的决定前,公示拟批准的建设项目信息,作出批准决定后,公开审批结果。对可能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项目,可以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除外。 二、影响行政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国际环境 2、国内环境 (1)政治环境 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与平等; 国家政治形势的态势; 法律制度的科学化程度及法制水平 (2)经济环境 (3)文化环境 (二)体制因素 1、行政职能配置 2、行政权力划分 3、行政组织设置 (三)人员因素 人是行政管理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行政管理对象,行政人员的素质是影响行政执法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1、政治思想 2、品格作风 3、工作态度 4、业务能力 5、知识水平 6、效率观念 (四)决策因素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其它行政管理职能活动的依据。行政执法目标是否合理,各种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行政执法人员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都取决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五)法制因素 1、法制为实施行政管理、依法追究违法行政者责任提供依据 2、法制为行政组织自身假设包括行政人员队伍管理提供依据 3、法制为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实施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六)方法因素 行政执法方法是实现行政执法目标的中介,是贯彻落实行政原则的手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部《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九条当事人的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两个以上环境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条款,应当适用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效力等级相同的,可以适用处罚较重的条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