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原告针对被告提出的证据提出反驳的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
释义 | 一、原告针对被告提出的证据提出反驳的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一)可以在开庭时间确定后原告补充证据,法院没有指定举证期间或者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在法庭调查阶段任意提交证据材料。法庭应予以安排质证。法院已经指定举证期间的,在举证期间内没有提交证据,而在庭审中提出证据的,法院应当责令说明理由,理由成立的,法庭予以质证;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不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并予以训诫、罚款。 (二)当事人收到对方交换的证据后提出反驳并提出新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交换。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但重大、疑难和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进行证据交换的除外。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 (二)物证。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 (三)视听资料。凡是利用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图像和音响,或以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称为视听资料。 三、民事诉讼补充证据时间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这个期限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不少于30天的期限,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认可。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一般不予采纳。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一、开庭如何准备? 律师民事案件开庭前准备材料清单(不限形式、不限内容、非适用所有案件,可供自己出庭应诉的当事人参考): 1.相关证件 2.开庭传票(提前查询交通出行方式、时间、地点) 3.起诉状/答辩状 4.证据目录及证据材料(如有补充证据,建议提前提交,以便高效开庭) 5.质证意见 6.案涉法律法规等法律性文件汇总 7.代理词 8.类案裁判文书 9.移动硬盘或者U盘(以便拷贝给书记员记录) 10.其他要求:着装要求、防疫要求(律师袍、核酸检测报告等) 11.提前联系委托人:询问是否到庭、携带证据原件、身份证件、着装要求及防疫要求等 12.其它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材料。 二、民事诉讼流程怎么走? 【立案、受理】:原告交了起诉状、证据等材料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立案后,等法院审查通过后,会给原告发案件受理通知单、预缴诉讼费通知单等材料,记得收到缴费单后在7天后缴费即可,否则会因未交诉讼费视为撤回起诉。缴费时建议原告勾选缴费的(电子)票据/缴费凭证,以备后面可能发生退费时可以使用。 【送达、举证、通知开庭】:前面内容完成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并做好开庭的准备。等待法院联系被告,向被告送达起诉材料、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被告举证等,期间如果原告在起诉时有一些未提交的材料,也可以联系法院补充证据材料。 【开庭】:开庭的时间有长有短,笔者开过一次最短的一审民事案件庭审时长大概是15分钟,不包括签笔录。当然,这是建立在双方都委托了律师代理的基础上。关于庭审流程一般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阶段。 具体的程序可以细分为:(1)宣读法庭纪律、告知权利义务、询问是否回避等;(2)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3)被告就原告所说的内容发表答辩意见;(3)原告举证(出具证据原件等)(4)被告对原告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5)如被告也提交了证据,则被告举证后,原告进行质证;(6)法官就案件事实进行询问,原、被告作回答;如有必要,可以在法官询问后向对方发问;(7)原告、被告发表辩论意见:总结陈词,论述观点等(8)双方作最后的陈述;(9)法庭会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及调解方案、诉讼费由法院退回还是由被告径付等问题;(10)开庭完毕,各方签署开庭笔录。 【判决】:开完庭后,如无意外的话,就是等待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作为原告,收到的判决内容一般包括:支持全部诉讼请求;部分支持,部分驳回;全部驳回。对于不满意的一审诉讼结果,可以考虑是否上诉。 【生效、执行】:一审裁判结果下来后,如果双方在上诉期内(判决15天,裁定10天)没有上诉的,则裁判文书生效。败诉的一方如果没有主动履行判决内容的,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民事诉讼案件基本的流程操作,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