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假币犯罪立案标准 |
释义 | 假币犯罪立案标准及刑罚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刑法,情节轻微的假币使用、持有不构成犯罪。对于数额较大的假币犯罪,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和立案标准。然而,可以参考公安部1992年制定的《伪造货币、有价证券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试行)》。制造假币涉嫌伪造货币罪的刑罚根据刑法第172条规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情况根据伪造货币数量和其他严重情节决定。 法律分析 假币犯罪立案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2条规定的“情节轻微”,是指明知是假币而使用、持有,但数额较小等,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新刑法颁布施行后,对刑法172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没有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定罪量刑标准,公安部也未制定新的立案标准。但公安部1992年制定的《伪造货币、有价证券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试行)》可以参考。该《立案标准》第1条第4款规定,明知是伪造的国家货币、国家财政金回债券而使用、存储、夹寄,数额在300元或10张以上的,应予立案侦直。至于如何认定“明知”,不仅要从其“表述”上判断,更要从其“行为”中推定。 制造假币涉嫌伪造货币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拓展延伸 2023年假币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与量刑准则 2023年假币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与量刑准则是指在2023年发生的假币犯罪案件中,法律界对于定罪和量刑所采用的标准和准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涉及假币的犯罪行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并定罪。同时,对于已经定罪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法庭会根据相关的量刑准则进行量刑决定。这些准则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023年假币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与量刑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打击假币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稳定。 结语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2条规定的情节轻微,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持有,但数额较小等情况,不构成犯罪。至于数额较大的界定,新刑法未作出具体解释,但可以参考公安部1992年制定的《伪造货币、有价证券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试行)》。对于制造假币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172条,根据不同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无期徒刑、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023年假币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与量刑准则旨在打击假币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 (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 (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四)伪造信用卡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八条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