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在大纲中体现吗?
释义
    撤诉权与缺席判决后的执行时限:一审判决前可撤诉,一审判决后可上诉并撤诉,但判决生效后无法改变结果。缺席判决后判决书送达后15天内无上诉,则判决生效,对方未履行可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一、判决结果出来后可以撤诉吗
    1、只要在一审判决作出以前,原告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撤诉,这是原告的权利。如果一审判决下来了就不能提起撤诉了,但可以上诉,在二审阶段撤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院判决书已经下达,就表示此判决生效了,即使是申请撤诉也是不能改变判决结果的。
    二、缺席判决后应当多久内执行判决
    缺席判决后多久执行要视判决书送达情况而定:
    法院进行缺席判决后,仍要按规定将判决书向双方当事人送达。
    向当事人送达后,如果双方都没有在15天内上诉的,则判决生效;对方没有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内自觉履行的,则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拓展延伸
    撤诉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撤诉的条件和程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原告自愿放弃起诉的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规定。撤诉的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必须是原告自愿放弃起诉,不能是被迫或受到欺骗;二是撤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超过期限则需要经过被告同意或经法院审查批准;三是撤诉前不能存在其他法律障碍,如已经达成和解协议等。撤诉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原告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法院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如符合条件,法院作出撤诉决定;撤诉决定生效后,诉讼程序终止。总之,撤诉是原告基于自愿放弃起诉的权利,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经过特定的程序。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原告在一审判决作出前有权向法院提起撤诉,但一旦一审判决下来,撤诉只能在二审阶段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申请撤诉,已下达的法院判决仍然有效。至于缺席判决后的执行时间,应根据判决书送达情况而定,如果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内对方未自觉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撤诉条件和程序需满足法定要求,包括原告自愿放弃起诉、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等。撤诉程序包括提出申请、法院审查、作出决定等步骤。总之,撤诉是原告的权利,但需符合条件并遵循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