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核酸造假犯法吗 |
释义 | 犯法。 疫情防控的第一步是筛选感染者,核酸检测是筛选的关键。由于某些原因,目前大部分核酸检测工作由商业核酸检测机构承担。但一些核酸检测机构出具的错误核酸检测报告,不仅降低了公众对核酸检测的信任度,也对疫情防控大局、社会、个人产生了很大影响。核酸检测机构的欺诈行为不仅应停留在口头谴责阶段,还应采取刑事手段进行监管。 核酸检测机构造假,根据其主观状态和后果,可能构成多项指控。 如果发现阳性,但故意隐瞒,导致疫情传播,构成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如果发现阳性,但因工作过失未及时报告,导致疫情传播,构成过失以危险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罪。可能面临三到七年有期徒刑。 核酸检测机构采样、实验室不规范的,应当检测但实际未检测,导致疫情传播或者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碍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以面临七年有期徒刑。 为了经济利益,故意篡改阴性报告为阳性报告。虽然此举没有导致疫情传播,但客观上为防疫部门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导致防疫部门工作量增加,社会恐慌,给个人带来诸多不便,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刑期为十年有期徒刑。 因严重不负责任而随意出具检测报告的,可能构成出具证明文件的重大失实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还需要监督商业检测机构,避免一些不良机构和个人利用疫情发财。敢于尝试法律的人必须依法认真处理。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