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借贷或融资中,抵押和质押都是常见的担保方式。抵押是指借款人将其财产转让给借款人作为担保,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则借款人有权处置这些财产以偿还债务。而质押是指借款人将其财产交给借款人保管,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则借款人有权处置这些财产以偿还债务。 一般来说,在房地产融资中,抵押更常见,因为房产可以作为抵押品,金额较大且价值稳定。而在短期融资或小额借贷中,质押更常见,如股票、基金等证券业务,因为这些证券易于流通,并且价值较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债务采取担保措施。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担保是指当事人为了保证债务人的债务履行,向债权人提供的财产或者履行债务的方式。担保有抵押、质押、保证、保函等形式。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条 当事人采取担保措施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按约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