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
释义 | 一、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罪怎么处罚? 1、间接故意致人死亡构成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 (1)被告人的主观恶性 包括被害人在案发起因上是否有重大过错、被告人犯罪动机是否卑劣等。 (2)杀人手段 如以特别残忍手段杀人,则通常不宜认定为情节较轻。 (3)犯罪后果 如导致二人以上死亡的严重后果,通常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 (4)社会评价 被害方及社会公众特别是当地群众对被告人行为作出的社会评价。 3、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②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③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二、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 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为危害对象、危害后果不同。 1、危害对象不同 放火行为危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包括工厂、矿场、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而故意杀人行为危害的一般是特定的人。 2、危害后果不同 放火行为的危害后果是危害了公共安全,包括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而故意杀人行为的危害后果在既遂的情况下一般是剥夺了特定人的生命,可能还会造成特定的房屋、财物的毁损。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是什么? 1、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区别包括造成的后果不同、量刑不同等。 (1)后果不同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已经致人于死亡,而过失致人重伤罪只是致人重伤。 (2)量刑不同 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过失致人死亡罪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①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②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③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4)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不管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导致他人死亡,都有可能会被认定犯了故意杀人罪。罪名成立的情形,是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的。如果对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罪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