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出警告信给员工造成名誉损坏怎么办
释义
    可以起诉公司。侵害、损坏个人名誉首先这是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了危害后果则涉嫌了诽谤罪,须追究刑事责任,受刑法调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诬告陷害他人可以怎么判?
    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将会受到从重处罚;
    3、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中以最重的刑罚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可以起诉公司。侵害、损坏个人名誉首先这是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了危害后果则涉嫌了诽谤罪,须追究刑事责任,受刑法调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名誉权有哪些分类?
    1、公民名誉权,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2、法人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怦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