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年人再婚后财产如何划分?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归属及处理权。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收益、继承财产等,夫妻平等处理。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赔偿款、遗嘱约定财产等,归一方所有。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婚后所得为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再婚配偶与老人子女享有平等继承权,但子女可能反对再婚或要求遗嘱约定财产继承。若未约定,财产归属将依法确定。 法律分析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虽然归个人所有,但婚后所得依法应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使用。 老人再婚财产如何继承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互为对方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再婚配偶与老人的子女平等地享有遗产的继承权。 或许正因为平等地享有遗产的继承权,很多子女会反对父母再婚,亦或是要求老人通过立遗嘱的方式约定各方的财产由各方子女继承。 如果老人婚前对财产进行了约定,那就依照约定来认定;如未约定各自财产的权属,那就只能按照法律规定来认定。 结语 《民法典》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归属,为保障夫妻双方的权益,确立了平等处理权。再婚老人的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婚后所得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再婚配偶与老人的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尽管子女可能反对再婚或要求通过立遗嘱约定财产继承,但如果没有约定,财产归属将按照法律规定确定。因此,在财产继承问题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 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三百七十一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