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行医罪刑法的量刑标准 |
释义 | 非法行医罪刑法的量刑标准及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者可加重处罚。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造成轻度残疾、传染病传播、使用假药或不合格的卫生材料、再次非法行医等情况也被认定为情节严重。非法行医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行为,要求医生从业符合法律规定。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行为都属于非法行医。 法律分析 一、非法行医罪刑法的量刑标准 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出现有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的,加重处罚。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行医罪之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法行医是指非法的从事应由医生从事的医疗、预防和保健业务。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在“行医”的含义上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适法性判断。“非法”即不符合法律规定。医生是特种职业群体,国家法律法规不仅对医生从业的主体资格而且对医生从业的方式等都作了较严格的规定。严格地讲,凡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对医疗从业行为的规定的医疗行为均是非法行医行为。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的规定,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行为包括造成轻度残疾、传染病传播、使用假药或不符合标准的卫生材料等。对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作为律师编辑,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法行医行为的打击,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八节 鉴 定 第二百五十五条 经审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重新鉴定: (一)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的; (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 (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或者违反回避规定的; (四)鉴定意见依据明显不足的; (五)检材虚假或者被损坏的; (六)其他应当重新鉴定的情形。 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经审查,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不准予重新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后三日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