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应如何防范商业秘密泄露
释义
    1、完善企业制度。将商业秘密的保护记载在员工手册中,提高员工商业秘密保护意识。2、及时核查商业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实施定期核查的方法,筛选潜在商业秘密,确保其处于保护之中。3、明确外来人员来访制度。要求访客登记、出示身份证件等,告知外来人员来访注意事项。4、明确并限定保密区域的人员。在保密区域设置门禁、安排专人负责看管等,控制涉密区域的曝光程度。5、涉密资料加密保管。敏感的资料应加密,放置于安全的地方保存。6、商业秘密分门别类。划分商业秘密的保密程度,是绝密、机密、还是一般秘密,不同密级的信息明确可接触人员。7、与涉密者签订保密协议。与涉密人员约定保密条款,防止内部人员非法泄密。8、约定兼职人员行为规范。对于外聘兼职人员,企业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兼职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兼职工作成果归属权。9、共同开发中明确技术所有权。对于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项目,企业应当提前签署协议,明确研发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及使用权10、加强新入职人员的背景调查。对于新入职员工,尤其是核心技术及管理人员,了解其背景信息。11、与离职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离职员工,尤其是知晓企业核心秘密的关键人员,应与其签署竞业禁止协议,明确离职人员的保密义务。
    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赔偿金如何计算?
    商业秘密是公司的核心,属于独有的东西,一旦发现有人泄露商业秘密的,就是一种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有些公司为了防止员工泄露商业秘密,跟员工事先就约好违约金。只要员工泄露商业秘密了,就按照约定的违约金给。风险提示:要认定是否泄露商业秘密,首先就要认定哪种属于商业秘密。实际中,所谓的商业秘密,具有以下特点:1、没有对社会公众公开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所以公司里公开的信息不属于商业秘密。2、别人可以今后掌握商业秘密可以让一家公司现在独有,但只要今后其他人自己掌握了,也就是其他人以合法方式取得了同一内容的商业秘密,那么就不能说对方侵犯了商业秘密,他们其实和第一个人有着同样的地位。3、有竞争能得利益公司掌握着的商业秘密能够使公司获得利益,获得竞争优势,或具有潜在的商业利益。4、没确定的保护期商业秘密不同于专利等,法律上没有确定的保护期,如果拥有技术秘密的人保密措施得力和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就会延续很长时间。所以,公司要求员工签保密协议其实也是在做保密措施。
    泄露商业秘密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来说,泄露商业秘密给权利造成损失的,侵权人要承担赔偿责任。2、刑事责任,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规定,将要承担以下的刑事责任:(1)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要处罚金或者单独处罚金;给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处罚金。(2)明明就知道或者应该是知道上面行为,还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将会被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3、行政责任,泄露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接下来有关部门就会根据泄露秘密的情形,对侵权人做罚款等处罚。
    企业要如何订立商业秘密管理规定
    1、企业确定商业秘密之后,应当订立《商业秘密管理规定》。其主要内容有,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确定商业秘密的原则、商业秘密的标志方法以及商业秘密载体管理办法等。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是确定本企业商业秘密事项的依据和标准,由于企业、单位经营性质和领域不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事物也不尽一致。所以每个企业都应该 依据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自己的商业秘密范围,明确哪一类事项是本企业的商业秘密,这是《商业秘密管理规定》中必备的、首要的内容。本企业商业秘密范围要在一定范围公布。2、在国家秘密范围以外确定的原则;严格按照“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构成要件确定的原则;由基层单位申报,企业保密委员会或负责人审批的原则;随时产生随时确定,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等。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与国家秘密相关的保密范围相对照,对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事项即应确定为国家秘密事项,企业、单位为国家承担“保密义务”。不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事项,则以本企业单位商业秘密的范围相对照,符合条件者则定为商业秘密。对介于二者之间一时难以确定的事项,可先行定 为国家秘密事项,但必须及时提交主管上级作出裁定。防止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的倾向,把构成国家秘密诸要素的事项轻易定为商业秘密,从而造成对 国家利益的损害;二是依法确定。判定某一事项属何类秘密,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即依“保密范围”办事,防止任何随意性,不能把本该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随意确定为商业秘密,也不能把本不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事项硬性提高档次,强拉到国家秘密范畴。
    企业怎样防止商业秘密被侵害
    1.建立完善的商业秘密管理规章制度;2.与涉密人员签仃保密合同;3.对网络行为实行监控;4.采取加密措施;5.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
    与并购无关的商业秘密应怎样保护
    在并购过程中,因当事人意愿以外的原因而并购失败的情况很多,同时,鉴于商业秘密保护其自身的特殊性,让最少的人知悉是保护商业秘密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并购过程中,我们认为,凡是涉及企业的技术秘密,都不应提供给并购企业。对于确需对技术秘密进行价值评估的,应直接将技术秘密提交给有关评估机构,并与之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对于经营秘密,能不提供的就不提供。总之,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应重视保护商业秘密,分类商业秘密,积极采取合同约定等等有效措施,防止泄密。
    
     该内容由 王远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4 7: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