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三区三线,如何划定三区三线
释义
    “三区三线”,简单地说,是根据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个区域,分别对应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农业空间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为主体的区域,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区域。城镇区间是以承载城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要素为主的功能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空间主体功能不明确,相互交错、相互不协调,导致生态保护不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减少,城镇无序扩张。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2018年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自然资源部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在扎实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各种现状地类的基础上,今年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全面开展了“三区三线”划定工作。
    由于“三区”功能不同,“三区三线”划定后,将会对相应区域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以下分区说明:
    关于农业空间。主要是耕地(其中可稳定利用的耕地绝大部分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近年来的国家文件中,耕地保护红线居三条控制线之首,是优先的控制线,其次才是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在农业空间区域内,允许人为活动,但严格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用途管制制度越来越严。按照现行规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要用于种粮,转为建设用地的,需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且要经过农用地转用审批,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还需要报国务院批准。即使用于种植,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使用也有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规定。详见(点击蓝色字体查看):最新耕地保护要求:“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
    关于生态空间。生态空间主要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等。目前,生态空间管制的法律法规较为杂乱和单一,如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尚未出台生态空间管控的统一规则。2020年,自然资源部曾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并征求意见,按照该征求意见稿,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主要包括原住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活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等等。同时,对这些有限人为活动实施严格管控,严禁开展与其主导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开发利用活动,
    关于城镇空间。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人们生产、人活的空间区域。主要是城镇和工业区域。
    “三区三线”划定后,哪里能建设、哪里只能种粮、哪里主要进行保护,全都作了空间划分,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比如,你居住的地方是生态空间,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你想建设建个工厂、开山采石?肯定不行!你承包的土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你想挖个鱼塘或弄个旅游项目,也肯定不行。违反规划空间的最大可能是拆除建筑物,严重者可能还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城乡规划法》第三条,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