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恶意违约是指违反合同约定,严重损害对方合法权益,且其行为具有恶意的行为。恶意违约行为不仅要违反合同约定,还需在主观上存在恶意,即违约方有意识地损害对方利益。恶意违约的标准是看违约方是否具有明显的恶意,给对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十二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遵守公序良俗,履行合同义务。 2.《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恶意违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当事人恶意违约的,应当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和其他民事责任。 因此,只有当违约方极具恶意地违反合同约定并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时,才会被认定为恶意违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