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再审的结果是维持原判还是改判? |
释义 |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再审案件后,应作出判决而非裁定,维护原判正确性,撤销错误判决;重审过程中需要进行质证,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质证。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再审案件后,开庭审理案件后应该作出判决,而不是裁定,原判决正确的维护原判,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撤销原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四百零七条人民法院经再审审理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予维持;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适用法律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确的,应当在再审判决、裁定中纠正瑕疵后予以维持。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导致裁判结果错误的,应当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重审需要再次质证吗 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 (2)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 (3)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 拓展延伸 再审结果:判决与裁定的区别与影响 再审结果是指在再审程序中,法院对案件做出的最终决定。判决与裁定是再审结果的两种形式。判决通常用于涉及争议事项较为复杂的案件,具有更为详细的论述和解释,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而裁定则多用于一些程序性或简单的案件,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较小。判决和裁定的区别在于其形式和影响力的大小。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了解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以便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再审案件后,应当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维护原判决的正确性,撤销原判决的错误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如果再审认定原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如果原判决存在瑕疵但结果正确,应在再审中纠正瑕疵后维持;如果原判决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导致结果错误,应依法改判、撤销或变更。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涉及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和证明力等方面的说明和质辩活动。再审结果通常以判决或裁定的形式出现,判决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案件,裁定适用于程序性或简单的案件。当事人应了解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