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仲裁在民事诉讼中的替代作用
释义
    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在于解决纠纷的机构性质、审理及裁决的公开性、解决纠纷的范围、程序规范化程度、裁决的终局性和回避人员的不同。仲裁适用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不适用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行政争议。
    法律分析
    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如下(1)解决纠纷的机构性质不同法院代表国家介入;当事人不可以选择法官民间组织介入;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2)审理及裁决公开与否不同以公开审判为原则审理及裁决原则上均不公开(3)解决民事纠纷的范围不同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纠纷合同纠纷以及其他涉及财产权益的纠纷(4)程序规范化程度不同对程序规范要求更为严格,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有较严格的程序规范(5)一裁终局或是两审终审不同两审终审一裁终局(6)回避人员不同适用于审判员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员,如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等只适用仲裁员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拓展延伸
    仲裁的优势与挑战:民事诉讼中替代方式的探讨
    仲裁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替代方式的角色,具有许多优势和挑战。首先,仲裁可以提供更快速、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避免了繁琐的法庭程序。其次,仲裁的结果通常具有强制执行力,减少了执行难的问题。此外,仲裁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提供更加私密和保密的解决方案。然而,仲裁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仲裁费用较高、仲裁裁决难以上诉等。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仲裁在民事诉讼中的优势和挑战,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替代方式解决纠纷。
    结语
    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在于机构性质、审理公开与否、解决纠纷的范围、程序规范化程度、终审裁决和回避人员等方面存在差异。仲裁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在提供快速高效解决纠纷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费用和裁决难以上诉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仲裁的优势和挑战,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方式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中国仲裁协会制定仲裁规则前,仲裁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制定仲裁暂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二节 仲裁庭的组成 第三十条 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3: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