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刑罚规定 |
释义 |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刑罚根据《刑法》第127条规定,盗窃、抢夺这些物品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质,将被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抢劫这些物品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物质,或抢劫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将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盗窃的行为需秘密进行,无需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 法律分析 一、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怎么判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本罪的认定条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的行为。 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是指秘密窃取各种枪支、弹药、爆炸物及危险物质的行为,即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取走。其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取得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暗中进行。 (2)行为人秘密窃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是不被前述物品的所有者、保管者发现的,即秘密是针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而言的。因此,即使窃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时,已被他人发现或暗中注视,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行为人自认为自己的窃取行为不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所有者、保管者发觉。实施秘密窃取行为的手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撬门扭锁、墙越窗、顺手牵羊等。 行为人只要盗窃上述对象物之一的,即可构成本罪。如果同时盗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如行为人既盗窃枪支,又盗窃弹药的,也只构成一罪,不适用数罪并罚。而且,由于本罪所指向的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而非一般公私财物,因而成立本罪并不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 结语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而定。一般情况下,盗窃、抢夺上述物品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抢劫上述物品或盗窃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同样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本罪的认定条件包括秘密窃取上述物品、行为人自认为不被发觉、窃取行为不被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等。不论窃取行为是否被发现,只要盗窃了上述物品之一,即可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严格管制枪支。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包括变造、装配)、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 国家严厉惩处违反枪支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枪支管理的行为有检举的义务。国家对检举人给予保护,对检举违反枪支管理犯罪活动有功的人员,给予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