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民工定义主要是哪些呢?大家知道吗?
释义
    民工,也称为农民工、外来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便出现的名词,源自于淮海战役中的民夫,当时人们不太喜欢称为民夫,于是改称民工。在早期带有褒义,民工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阶级,而不是一个群体。
    现在一般被解作农民工,但经济学家认为“农民工”一词自相矛盾,共产主义观点“农民”与“工人”是两个阶级。现在有观点认为,“民工”一词,最好的诠释应为“人民的工人”。
    名称
    随时代改变,民工又被狭义地称为农民工、外来募工人员(外来工)、外地人,在城市中则略有贬义。
    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
    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特有词汇,指身在中国大陆,而拥农业户口身份的工人;他们由农村搬入城市,替雇主工作,以谋生计,但没有非农业户口。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所以直至2010年,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也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也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工作条件最差、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据估计2005年有1.5亿人。
    外来工:在各地打工的流动人口,没有农村城镇户口的区别,也没有是否是沿海省份户籍的区别,仅以是否是本地人口作为标准。外地读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外地白领和一些白手创业者亦属此类。
    定义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之初的首个开放外省人进入的省份,南下大军浩荡进入广东各市的工厂打工,所以当时大部分南下的外省人都被称为“民工”。由于民工一般是没有知识与技能的人,通常只能参与体力劳动工作,与苦力的意思相约。但民工并非一定是农民出身,在城市中做苦力的城市人也算是民工。不过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因为工资少、体力消耗大,而不愿做体力工作,而农民、外地人、少数民族则愿意从事这些工作,因此民工则逐渐变为农民、外地工人的代名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