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和解协议签署后,能否针对和解协议提起诉讼? |
释义 | 签了谅解书并不意味着丧失起诉权,谅解书只是起到量刑的作用。即使签了谅解书,当事人仍可上诉到法院,申请减轻处罚。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会放人。签了谅解书后的放人时间取决于检察院的决定。和解协议案件可向法院起诉,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并办理立案手续。立案后,案件将排期开庭,当事人需服从法院安排并结算诉讼费用。 法律分析 签了谅解书是还能起诉的,签了谅解书,并不是逮捕当事人没有诉讼权,谅解书只是起到一个量刑的作用。签了谅解书,等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那天就会放人。 一、签了谅解书是否还能起诉 签了谅解书也还可以上诉到法院的,签了谅解书并不代表着诉讼权的丧失,谅解书只是可以申请减轻处罚。如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谅解书只是量刑情节。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议尽快委托律师处理。律师能综合考虑到各种有利因素,为犯罪嫌疑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争取缓刑。 二、签了谅解书几天后放人 签了谅解书自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之日起就会放人,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三、起诉的流程 1.当事人起诉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4.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5.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结语 签了谅解书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失去起诉权,它只起到了量刑的作用。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减轻处罚。律师能够综合考虑各种有利因素,为犯罪嫌疑人争取从轻、减轻处罚,甚至争取缓刑。至于放人的时间,一旦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即可释放。请注意,起诉的流程包括起诉材料的提交、立案手续、开庭等。请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诉讼费用并服从法院的安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