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法院有案不立怎么处罚
释义
    法院实行的登记立案制,对于有案不立、拖延立案等违法行为,应加大监督力度,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和纪律责任,甚至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清理废止不合理的立案政策,加强监督,使改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法院立案制度并非鼓励打官司,而是方便立案,应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让群众有更多选择。
    法律分析
    法院有案不立怎么处罚
    关于法院实行的登记立案制,其中明确提出: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对立案工作应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发现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全面清理和废止各种立案“土政策”,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擅自提高门槛,干预法院立案。必须进一步加大内外监督,才能让这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法院立案制度是方便立案,并非鼓励打官司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中各种矛盾纠纷也比较多,如果所有的纠纷都涌入法院,会带来巨大的司法压力。“即便法院都给你立案,迟迟无法判决,同样没有意义。”
    打官司程序复杂,耗时长,成本高。在中国这个传统的人情社会,对簿公堂还常常容易伤和气。而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纠纷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可能效果更好,事实上很多纠纷都适合采取非诉讼手段来解决。
    法院要在发挥审判功能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让群众在面对纠纷时有更多的选择。
    立案登记制改革只是解决了案件入门的问题,至于能不能打赢官司,还要看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看法院依据事实、法律作出的判决。许多当事人起诉往往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其实起诉之前应尽可能收集齐全各方面的证据,同时研判对方可能提供的证据、可能提出的问题,避免盲目起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胜诉的几率,降低起诉的风险,真正实现打官司的目的。
    结语
    法院立案制度的改革仅仅解决了案件入门的问题,并非鼓励打官司。法院应该在发挥审判功能的同时,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让群众在面对纠纷时有更多选择。对于有案不立、拖延立案等违法行为,应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当事人在起诉之前应充分收集证据、研判可能的问题,以提高胜诉几率,降低风险,真正实现打官司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二章 法律 第五节 其他规定 第六十四条 法律草案与其他法律相关规定不一致的,提案人应当予以说明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应当同时提出修改或者废止其他法律相关规定的议案。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认为需要修改或者废止其他法律相关规定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二章 法律 第五节 其他规定 第六十一条 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五章 适用与备案审查 第一百零三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