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正当防卫的规定有哪些?
释义
    《民法典》对正当防卫的规定:正当防卫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需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特征: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主观的防卫意图与客观的防卫行为的统一,社会政治评价与法律评价的统一。正当防卫旨在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合法权益保护的正义行为,应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正当防卫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其次,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但是,正当防卫与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看到正当防卫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住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因此,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在这个意义上说,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的统一。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旨在排除社会危害性和阻止刑事违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