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身份证的滥用及风险 |
释义 | 使用假证件违法,严重时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使用虚假材料骗领身份证、出借、转让身份证、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等行为将受到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冒用他人身份证、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等行为将受到罚款、拘留和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伪造、变造身份证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从事犯罪活动的将受到刑事追责。 法律分析 使用假证件属于违法,严重时可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八条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冒用他人身份证的法律后果 冒用他人身份证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不可忽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冒用他人身份证可能导致严重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方面,涉及冒用他人身份证的人可能面临被判刑、罚款、拘留等处罚。同时,冒用他人身份证还可能导致被冒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例如信用记录受损、财产损失等,从而引发民事责任。此外,冒用他人身份证还可能触犯其他相关法律,如涉及金融诈骗、偷窃等犯罪行为,进一步增加法律后果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冒用他人身份证的法律后果,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此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结语 冒用他人身份证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不可忽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冒用他人身份证可能导致严重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方面,涉及冒用他人身份证的人可能面临被判刑、罚款、拘留等处罚。同时,冒用他人身份证还可能导致被冒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例如信用记录受损、财产损失等,从而引发民事责任。此外,冒用他人身份证还可能触犯其他相关法律,如涉及金融诈骗、偷窃等犯罪行为,进一步增加法律后果的严重性。因此,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冒用他人身份证的法律后果,遵守法律法规,坚决抵制此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居民身份证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发放。 居民身份证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视读、机读的内容限于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项目。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同时废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领取的居民身份证,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依照本法在2012年1月1日以前领取的居民身份证,在其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后,原居民身份证的停止使用日期由国务院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