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已离职,原单位说职务侵占?
释义
    被解聘后的行为仍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与是否被辞退无关。职务侵占行为可能发生在辞退之前,但在追诉期内或持续进行。根据《刑法》第271条,犯罪行为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和委派人员犯此罪行,将依法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被解聘后还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跟工作人员是否被辞退没有关联性的,职务侵占的行为可能是辞退之前发生的,但还没有超过追诉期,或者是之前的职务侵占行为一直持续。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职务侵占指控的辩护策略及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指控的辩护策略及法律分析主要涉及对指控的合理性和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辩护策略。首先,需要审查原单位对离职员工的指控是否具备充分的证据支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其次,可以通过调查和证人证言等方式收集证据,证明离职员工并未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此外,可以针对指控所涉及的法律条款,进行详细的法律分析,寻找相关法律规定的适用性和解释,以支持辩护立场。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例如证明职务侵占行为的无意或误解,或者提出其他合法合理的解释和辩解。综上所述,职务侵占指控的辩护策略及法律分析需要综合考虑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以确保离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若数额巨大,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若有职务侵占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定罪处罚。在职务侵占指控的辩护中,需要对指控的合理性和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辩护策略。这包括审查证据支持、收集反驳证据、进行法律分析和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等步骤,以确保离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二)承担国家任务或者参加政府组织的重要活动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