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庭前是否可以获得谅解书? |
释义 | 在法庭开庭前,通常需要签订谅解书。谅解书和自首不能叠加减刑,也不能作为被害人是否能够谅解的依据。被害人出了谅解书,也不一定能够出来。谅解书只能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 法律分析 在法庭开庭前,通常需要签订谅解书,因为被害人是否能够谅解是法庭审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法庭量刑轻重的关键。 一、谅解书和自首能叠加减刑吗 谅解书不能够减刑,不是法定减刑的依据,只能作为量刑从宽的参考。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犯罪分子如果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则按自首处理。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因为谅解书不是法定减刑的依据,因此谅解书和自首不能叠加减刑。 二、被害人出了谅解书人能出来吗 需结合具体案情才能判断,出具谅解书只是一个从轻情节,不代表可以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了。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盗窃后积极赔偿家属,并且获得家属谅解的,可以相应地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诈骗罪对方写谅解书了有用吗 有用。诈骗罪,如果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罚,对量刑作用较大。返还诈骗所得取得被害人谅解,是认罪态度好的表现之一,在法院庭审实例中是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结语 谅解书和自首都是法庭审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它们并不能叠加减刑。被害人出具谅解书只能作为量刑从宽的参考,不能减刑。同时,谅解书也不能代替自首的从轻处罚。具体案情需要结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