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证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少 |
释义 | 保证合同的主旨:保证合同的最长期限、适用方式和保证责任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保证期限应早于或同时届满主债务履行期限,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六个月。保证人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期间内未被追偿,可免除保证责任;若债权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规定。保证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的责任取决于债务人是否履行债务。 法律分析 一、保证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少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如何适用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期间或者法律规定的上述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连带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或者法律规定的上述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合同的保证方式有哪些 保证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承担的是一种补充责任,只有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债务人仍不能履行债务的,保证人才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结语 保证合同的最长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若债权人与债务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主债务履行期限,则保证期间从债权人请求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规定,若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保证合同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前者为补充责任,后者要求保证人在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可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对于通知前所发生的债权,保证人仍承担保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询问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宣读保证书的内容。 保证书应当载明保证据实陈述,绝无隐瞒、歪曲、增减,如有虚假陈述应当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捺印。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宣读保证书的,由书记员宣读并进行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