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有效吗 |
释义 |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有效吗?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什么是显失公平民事行为 显失公平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缺乏经验或急迫需要而实施的明显不利于对方而有利于自己的民事行为。 显失公平即一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力,另一方利用一方弱势趁机谋取利益,成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 协议离婚一方以显失公平反悔是否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1、协议离婚一方以显失公平反悔一般认定无效,不能获得法院支持。2、当事人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能请求变更或撤销的情形为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不是撤销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定事由。3、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反悔。 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这样的: 1、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显失公平行为的要件: 1.须属有偿行为。显失公平行为只能发生在有偿行为之中,无偿行为因当事人一方不支付对价,谈不上公平与否的问题。 2.须行为内容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是指根据该行为已经实施或者约定实施的财产上的给付,明显背离公平原则。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的情况。 3.须受害人出于急迫、轻率或者无经验。显失公平的受害一方,在实施行为时,表面上也是自愿的,然而在这种自愿的背后,却有急迫、轻率或者无经验的背景。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立遗嘱有效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立遗嘱无效。订立遗嘱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自己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该内容由 吴赞业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